其他
将军赶路,不打小鬼:给管理者的8个建议
观点 / 刘润 主笔 / 蕉皮 责编 / 黄静
以下是这篇重发文章正文。
最近这段时间,去参访了很多企业。也和很多企业家、高管、创业者交流。看到和想到一些观点,很有价值。有的关于战略,有的关于管理,有的关于成长。分享给你。
科技进步,带来商业模式创新;商业模式创新,带来组织结构改变;组织结构改变,导致很多人无法适应。于是很多企业失血,倒在通往成功的路上。面对变化,企业要切换战略。但切换战略,是一件血淋淋的事。见不了血的人,就无法快速止血。心不够静的人,就很难全身手术。这就是:不转型等死,转型找死。怎么办?需要有坚定的勇气,和强大的执行力,走过去。切换战略,就像是原来在陆地上奔跑,现在要到水里去游泳。但很多人刚把脚踏进水里,“哎呀,水好冷!”然后马上缩回来了。你看你看,不是我没试过,是真不行。这水这么冷,根本不适合游泳。不是方向不对,而是做得不够。思考自己的战略时,首先应该思考的,不是“我能做成什么样子”,而是“我应该变成什么样子”。环境要求你在水里游泳,变成一条鱼,那你就必须在水里游泳,变成一条鱼。你说,我不。我没这么干过。我不会。那就会被淘汰。不知道有多少人,战略清晰,死于没有执行。方向正确,死于不够努力。这种死法,是很悲剧的。因为这不是“我不知道”,而是“我本可以,却没有做到”。
在商业世界,很多人强调天赋。认为天赋可以发现机会,天赋可以找到红利。但坦率地说,绝大部分人,都浪费了天赋,或者没有兑现自己的天赋。为什么?因为不够勤奋。以至于最后的结果,是那个勤奋的人,肯花笨功夫的人,超过了那个聪明人。我自己的经历,就是这样的。有一次,晚上快下班的时候,康柏公司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出了问题,一千多台电脑的邮件都不能访问,这也意味着一千多人背后的生意、订单、客户沟通都受到影响。那会我还在微软工作,留下来紧急处理这个棘手问题,不知不觉就干到凌晨三四点,但是依然没有解决。对方特别着急,康柏全球CIO直接一个越洋电话打来警告我,如果不能在凌晨五点解决,他就立刻打给微软全球CFO投诉,他们在剑桥的时候,是同班同学。我只能假装镇定:没问题,一切尽在掌握。挂了电话,我就想:怎么办?怎么办?这个问题,只有解决,和没解决两种情况。那1000多台电脑如果不能访问,你找3000个理由,都是死路一条。凌晨四点,我只能顶着巨大的压力,一个人继续排查错误。一口气忙到早上9点,同事陆续来上班。此时,我已经连续工作一天一夜。我有一个选择,就是把这个问题交给别人接着处理,自己去睡一觉。但是,这一夜,我做了很多工作,哪些是有意义的,哪些是就算没有解决也已经排除的,要和下一个负责人交代一遍非常复杂。为了给康柏节省时间,我决定接着干。本以为在整个团队的协助下,可以在白天解决,但是这个涉及到源代码级别的问题,到了晚上,仍然没有被攻克。精力极度透支的我,根本没有挣扎,又干了整整一个通宵。终于,问题被解决了。两天两夜,对方换了几波人,而我连续作战。但是,攻坚克难后的兴奋,让我进入“回光返照”的状态,根本睡不着,于是又工作了一整个白天,处理完堆积的公务。三天两夜,55个小时没合眼。有人问我,为什么要这么拼?因为我只想解决眼前的问题。这个问题对我自己是重要的,对客户也是重要的。而且,我知道自己并不聪明,只有勤奋一点。勤奋到超越天赋。再而且,当时身边一起工作的人,有奥数冠军,高考状元,科技发明奖得主。再想想13岁读大学的沈向洋,11岁读大学的张亚勤。他们比你还要勤奋。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,多干一点,总是好的。我并不想在可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。安逸会毁掉一个人的。
做生意最好的方式是什么?我认为是儒家的这句话:悦近来远。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,服务好近处的,你身边的这些客户,那么口碑好了,远处的新客户也会自然而来。做生意,是有三种逻辑的:捡果子,打果子,抢果子。什么意思?你种了一棵果树,不停灌溉,不停施肥,终于迎来了丰收。果子成熟,从树上掉落。这时,你可以去捡果子。这是你应得的。但是,万一掉下来的果子不够吃怎么办?有的人会选择去打果子。还没成熟,没关系,先打点下来再说。甚至,还去抢别人的果子。我要吃饱,你因此饿死了,我不管。可是,我们真正要做的,不是应该反思自己,继续浇水施肥,把自己那棵果树照料得更好吗?捡果子,就是创造和释放自己的价值。自管花开,蜂蝶自来。有些人现在教别人去打果子,抢果子,这是可怕的。有些人也执着于打果子,抢果子,这是可悲的。别让自己成为可怕和可悲的人。
将军赶路,不打小鬼
我知道,做正确的事,有时候是孤独的,甚至是要被排挤的。因为很多人觉得你不合群,觉得你和他们不在一个世界,所以拼命想要拉你,拽你。要不要和他们争辩、理论一番呢?要我说,圈子不同,不必强融。何必为了不值得的人和事浪费时间?正如二维世界的人,很难理解生活在三维世界的人一样,低层次的人,也很难明白高层次的人是如何思考的。将军赶路,不打小鬼。欲成大事,不与草争。而且成事之后,你会发现,会有朋友的。黄渤说自己成名前,都是冷遇。到了剧组没人理,下了剧组也没车。但成名之后,走到哪里都是黄老师好。弱小时,身边都是小鬼。强大时,身边都是好人。我们在赶路,不打小鬼。走到终点了,就和其他将军会师了。
管理者,既要能写诗歌,又要会通水管
我的偶像,是战略大师明茨伯格。他对于很多事情都特别有洞见,而且犀利幽默。他说过,把领导和管理分离,认为领导高于管理,纯属无稽之谈。这不仅对管理有害,而且对领导力更是百害而无一利。以身作则的管理,就是领导力。有一个关于加拿大皇家银行CEO约翰的故事。他在去机场的路上,给公司打电话,报修一台出故障的ATM。要知道,这家银行有上千台ATM。他怎么那么闲?怎么不用去领导企业,制定战略,而是报修一台小小的ATM?他是在以身作则。一些最好的领导,最好的管理者,总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工作。发现了问题,哪怕问题再小,再细,也要关注和解决。明茨伯格说,我们难道被那种除了讲“大格局”之外什么都不管的遥控式领导害得还不够惨吗?实际上,再大的格局也要脚踏实地从小处着手。你可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:我们已经被管理过度了,但领导却不足。事实恰恰相反,我们不乏高高在上的领导方式,却缺乏足够的参与式管理。日本的经营大师,稻盛和夫说,现场有神明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詹姆斯说,管理者既要能写诗歌,也要会通水管。所以,管理里面从来没有“你应该怎么样”,更没有“他应该怎么样”,只有“我应该怎么样”。从来没有什么叫“这一届员工不行”,只有自己不行。你永远无法改变别人,你只能改变你自己。你通过改变自己的方式,改变别人。身体力行。
企业经营里,最糟糕的事情,是有前没有后,有上没有下。一个项目没有闭环,一件事情没有回音。所以企业里应该有“凡是……必有……”的管理方式。凡是培训,必有考核。凡是竞争,必有淘汰。凡是业绩,必有反馈。凡是指令,必有修正。关于开会,三星也有类似的经验。凡是会议,必有准备。凡是会议,必有主题。凡是会议,必有纪律。凡是会议,必有议程。凡是会议,必有结果。凡是会议,必有训练。凡是会议,必有守时。凡是会议,必有记录。这些凡是,必有,应该贴在墙上,记在心里。
很多人非常在乎输赢。输赢,有时是为了利益,有时只是为了争一口气。但从更大的角度来看,输赢都只是一时的,活得久才是胜利的。存活,是自然界的最高法则,也是商业世界最重要的智慧。对企业来说,为了把对手打败,拼命融资,烧钱,把数据做得很漂亮,但有什么用?要了面子,丢了里子。环境一不好,马上变得很虚弱,分分钟冻死了。现在冻死的公司,还少吗?相比于大而全,现在更应该专注小而美。不是做大做强,而是精益求精。有正向现金流,卖出去东西做一单生意能看到钱回来,就能在冬天里活得下去。不是赢家通吃,是剩者全得。对个人来说,也是一样的。职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,比以前要更重要。要不要轻易换工作,要不要跳槽,需要更仔细地思索。以前跳槽是为了更好的待遇和晋升空间,所以行情好的时候跳一跳,是好的。但风向一变,裁员的裁员,降薪的降薪,后悔的多过高兴的,哭的多过笑的,是需要谨慎一些。以前我是这样的建议,现在更是这样的建议,认认真真交付业绩,不搞那么多小心思,把业务做扎实了,比什么都重要。埋头潜行。
变化的环境里,让自己变得强大,为未来做准备,才是重要的事情。拼命学习。但学什么?有些东西,是知识。以前我不知道,现在知道了。知识,主要靠记。有些东西,是技能。通过记住还不行。知道骑自行车要掌握平衡,但不摔个几次是学不会的。技能,主要靠练。有些东西,是态度。态度,需要靠感悟,在人生经历中被点醒,被触发。态度,主要靠习惯,靠养,靠心。培养自己愿意学习的态度,认真学习磨练一两项技能,老老实实啃下一些硬的知识。学进去了,别人拿不掉,抢不走,都是自己的。人与人之间的竞争,有时就是认知的竞争。提升的认知,现在用不上,但以后一定会用上的。看书的时候,觉得很难,就告诉自己,这是在锻炼精神肌肉。像在健身房一样,练完之后你会更加强壮。如果有可能,也多见人。人,是活的书。和厉害的人聊一个下午,有时胜过读一本书。或者,会让你读过的书,做过的事有更深的理解。多看书,多见人,多做事。拼命学习和积累自己。这些积累,会在以后企业经营的决策中体现出来。会在你对事物的判断中展现出来。人永远赚不到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钱。如果你是一台学习机器,你也永远不会失去赚钱的选择。*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。